近日,由我校统战部、学工部、研工部、校团委主办,城市规划与市政工程学院承办的“多民族服饰文化”志愿讲解活动于10月下旬在临潼校区纺织服装博物馆温情举行。活动紧紧围绕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”主线,吸引了来自全校土族、蒙古族、藏族等多个民族的志愿者参与讲解,400余名新生在现场沉浸式体验。
12名讲解员代表6个民族,他们身着本民族服饰,系统介绍了土族七彩袖的色彩象征、蒙古族服饰的游牧适配设计等,并生动分享服饰背后的交融故事。讲解现场,讲解员与志愿者默契配合,共同为新生解读各民族服饰中蕴含的共通智慧,“乌孜别克族刺绣的针法、藏族唐卡的线条技艺,都蕴含着多民族文化交融的印记!”“蒙古族帽子上的银饰纹样与汉族传统吉祥图案有异曲同工之妙”“裕固族服饰的编织工艺,曾借鉴周边民族的技法”……多元的讲述为新生呈现出一幅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画卷。活动还融入了“非遗技艺体验”等环节,增设了“各民族服饰交融史”培训课程,并邀请专家深入讲解“丝绸之路中的服饰交流”,助力参与学生深入理解民族文化的精髓。
本次志愿讲解活动以服饰为媒介、以文化为纽带,成功搭建起各民族师生交流互鉴的桥梁。通过沉浸式讲解与多元互动,生动展现了各民族文化的交融之美,更深化了师生对中华文化多元一体格局的理解,进一步铸牢全校师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,为培养具有文化自信与团结精神的新时代青年提供强大合力。
(撰稿:杜倩车 龙吉 审稿:陈宣 张冬梅)
